民族主義 / 愛國教育 / 鼓吹仇恨 / 玻璃心 / 小粉紅
怪乎哉,不怪也。 王璞
一朋友傳來微信上大陸网民對前幾天東京地震的反應,感慨系之。
至少有上千條是這樣寫的:「震得好!太輕了!」「應當十一級以上!」「至少應當十級!」「震死小日本!」「千萬不要忘記仇恨。青島人民發來賀電。」點贊者無數。
不過這比起那年「九一一」事件發生,竟有民眾上街遊行慶祝,奔走相告,已是小巫見大巫。比起日前一名八零後趙姓學者要以在喜馬拉雅山引爆數千核彈滅絕人類來對付川普之抗衡中國,更是不足道了。
《禮記》有云:「鄰有喪,舂不相,里有殯,不巷歌。」鄰里之間應當守望相助,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何時淪喪一至於此?
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老師要我們學習的一組郭沬若詩。那時全國正掀起一場除四害運動。這組詩的總題就叫<四害餘生逃四海>,共有四首,小題分別是:一,蒼蠅逃向英國;二,麻雀逃向美國;三,蚊子逃向日本;四,老鼠逃向西德。
這還是時任「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的頭號詩人寫的,其他那些教唆仇恨的文案怎麼寫的,可想而知。我們這代人及其子孫從小就立下「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之志,怪乎哉?不怪也。